“河山皆我有——梁永琳書畫作品展”在呂梁臨縣三交鎮(zhèn)孫家溝舉行
2023年04月16日 21:19
來源:中新網山西

  中新網山西新聞4月16日電 4月16日,“河山皆我有——梁永琳書畫作品展”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開展,為革命老區(qū)人民奉上富有文化內涵的精神食糧。

  此次展覽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、中共呂梁市委宣傳部、呂梁市文學藝術聯合會、中共臨縣縣委、臨縣人民政府主辦,中共臨縣縣委宣傳部、臨縣文化和旅游局承辦,臨縣三交鎮(zhèn)人民政府、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協辦,旨在通過書法和中國畫,涵養(yǎng)人們的精神世界,用民族藝術點亮美麗鄉(xiāng)村。

 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、《人民日報》原副總編輯張首映,中國書協理事、中國美協理事梁永琳,《人民日報》社文藝部部委,美術版主編徐紅梅,人民網書畫研究院副院長,人民網研究院研究員赫英海,中共呂梁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高奇英,呂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臨縣縣委書記李雙會,臨縣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王桂秀等出席活動。據悉,本次書畫作品展展至5月6日。

  《人民日報》原副總編輯張首映在參觀完展覽后表示,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非常有特色,對于鄉(xiāng)村的發(fā)展、鄉(xiāng)村的振興、美麗鄉(xiāng)村的建設,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。用藝術點亮鄉(xiāng)村,是一個很好的創(chuàng)意,也是一個很好的構思,在“河山皆我有——梁永琳書畫作品展”中得到了有效實踐,對進一步建設美麗鄉(xiāng)村將發(fā)揮積極作用,也在美術界起到了引領作用,“梁永琳先生書畫功力深厚,守正創(chuàng)新、風格獨特,在詩書畫印各領域有多方面的顯著成就,能到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舉辦個展,通過書畫下鄉(xiāng),用書畫點亮鄉(xiāng)村、用書畫美化鄉(xiāng)村,我認為都很有價值!

  本次展覽共展出100件中國畫、書法新作。中國畫囊括山水和花鳥,書法涵蓋真草隸篆行五種書體,內容豐富,面貌多元,集中呈現了梁永琳在書畫藝術方面的最新探索。

  受母親影響,梁永琳自幼篤好詩文、金石、書畫。少年時期跟隨閩籍詩人、書畫家、收藏家康曉峰學習詩文書畫,從此與詩文書畫結下不解之緣。20世紀80年代,梁永琳進入人民日報社工作,此后從事文藝副刊編輯工作30多年,與趙樸初、啟功、何海霞、汪曾祺、沈鵬等文化大家時相過從,堅定了寄情書畫提升文化修養(yǎng)、豐厚文化修養(yǎng)提升藝術水平的信念,走上了“文藝相輔”的書畫探索之路。幾十年來,他深入中國文化傳統,于鉆研、參悟中堅守文化之根,通過博觀、約取成就創(chuàng)新之貌,在與時代同行中探求中國書畫藝術的發(fā)展之道。

  在書法創(chuàng)作中,梁永琳一直扎根“習古而不泥古”的寫心傳統。他認為,法書經典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的精髓,蘊含著書法藝術的正脈,不斷研習經典,方能走上書道正途。習古而不泥古,讓梁永琳在不同的書體創(chuàng)作中均有自己的體悟和發(fā)現。其篆書胎息西周金文,線條洗練,婉通圓融;隸書植根漢隸,又得清人啟迪,進退有節(jié),姿態(tài)優(yōu)美;草書師法晉人,汲取唐宋遺韻,精致而遒麗。最能夠代表他書法創(chuàng)作水準的是草書,他的草書筑基于篆隸,元氣淋漓,墨韻燦爛。

  在中國畫創(chuàng)作中,梁永琳一直扎根“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寫意傳統。近年來,梁永琳常常深入名山大川、田間鄉(xiāng)野進行寫生創(chuàng)作,他將山河氣象攬入胸懷、將鄉(xiāng)村變化收入心間,最終化于筆端,在遵循傳統筆墨程式、藝術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基礎上,成就新的筆墨精神。他認為,“以書入畫”是“書畫同源”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。其縱逸勁健、率意雄放的書風,與情感充沛、意境悠遠的畫風熔于一爐,既充滿古韻,又彰顯新意,通過對中國藝術寫意精神的承揚,展現了其深厚的人文修養(yǎng)以及“入古出新”的創(chuàng)變,向觀眾呈現了新時代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園。

  梁永琳,當代書畫名家。1958年9月28日出生,廣東潮州人(祖籍梅縣),字玉海,號山椒堂主人。耽經史,好詩詞,工書畫,嗜金石。畢業(yè)于中山大學中文系,《人民日報》社文藝部原主任、高級編輯,第十屆全國文代會代表、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、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、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委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、日本東瀛印社顧問。先后在美國、日本舉辦個展。作品入選海內外各類大型展覽并獲獎。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。出版有《梁永琳書畫藝術》、《今古同心》等,發(fā)表有小說、散文、詩詞、書畫評論、隨筆等各種文體作品。(高文文)

【編輯:張怡】
熱點視頻